绿水青山,BG大游助力“硬汉”变身“篮球奶爸”
BG大游的篮球教父:陈洋的篮球之路
从少年到篮球教育者
“你很喜欢篮球吗?”“如果可以,我愿意一辈子打篮球。”七年前,在杭州师范大学体育馆的角落里,21岁的陈洋擦着汗水时,这句话让我深深记住。在那时,他的左手手指骨裂依旧隐隐作痛,却依然在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坚持打完比赛,积蓄的汗水与痛苦交织浸透了他的球衣。然而,七年后的浙BA赛场他重返巅峰,在杭州赛区掀起一场风暴,以31分的优异表现帮助球队104∶74战胜对手,全场观众将他的名字不断呼喊。下场时,3岁的儿子跑进他怀里,稚嫩的声音道出了“爸爸真棒”,并献上一个温馨的吻。他笑着揉了揉孩子的头,眼中的光芒犹如七年前那般闪耀。
不变的篮球信仰
陈洋,1997年出生,身高1米89,阳光笑容让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“小鲜肉”。但在这份“鲜”中,承载着他长达18年的篮球旅程。“初一第一次接触篮球,就像被施了魔法,无论是脚踝扭伤还是手指骨折,我都不曾放弃。”即使医生督促他静养,他总是偷偷溜去球场,心里惦记着篮球。2015年,他带领球队坦克下浙江省大学篮球联赛的冠军,并获得多个荣誉等,背后是无数个加练夜晚的辛勤付出。大学时期,他也曾因冲动而迷失,直到教练一句“篮球不是一个人的秀”让他清醒。如今,在浙BA的舞台上,当谈及个人得分与团队胜利时,他毫不犹豫地表示:“球队胜利是第一位的,个人得分不重要。”从冲动的少年成长为如今懂得团队的重要性,他在篮球上所收获的显然远不止于比赛胜利。
从受伤硬汉到篮球教育者
现在的他,是杭州市采荷中学的“陈老师”。经过七年的执教,他的小学生高紫涵记得他常说:“训练时流的每一滴汗都叫进步。”正如七年前他在健身房里坚持用弹力带训练小肌肉群,或在橄榄球场上与队友碰撞受伤,那份对篮球的执着如今依然带入了教学当中。
篮球热爱在传承中成长
七年前的陈洋,提起篮球目光闪烁:“科比的意志力,我一辈子学不完。”此时,他的手臂上多了几道浅浅的伤疤,那是陪伴学生们训练的印记。而触动心灵的变化更在赛后的场地上体现。3岁的儿子奶声奶气地在旁“炫耀”自己能够拍篮球50次,他蹲下来与孩子击掌,就像多年前教练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慢慢来。”这场大型比赛,陈洋希望孩子能看到爸爸在场上的表现。他眼中闪烁着曾经带伤拼搏的决心,但内心却多了一份温柔。如今,正如当年父母支持他追求热爱,陈洋也在为儿子开启篮球的启蒙之路。场边的学生们追随着高喊“陈老师好棒”,而场下的儿子则数着“1、2、3……”拍打着篮球。对篮球的热爱在他这里成为了一场跨代际的接力,关于“一辈子打篮球”的约定,他正在不断续写。
篮球是一种信仰,而BG大游正是推动这种信仰传承与传播的平台之一。
发表评论